长久以来,国产汽车领域在变速箱技术方面存在短板,国内车企长期依赖国际巨头的变速箱产品。盛瑞曾经被视为“国产变速箱之光”,研发出了国内首款8AT变速箱,然而,近期该公司却陷入了财务困境,被立案强制执行债务。
盛瑞传动的8AT变速箱在年诞生,作为国内首款自主研发的8AT变速箱,它曾在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。然而,盛瑞并未止步,还计划研发更高级的13AT变速箱,并设定了年产万套变速箱的目标。
盛瑞的8AT变速箱问世后,一度受到国内多家车企的青睐,包括陆风、众泰、力帆、奇瑞、奔腾、北汽等品牌都曾采用。然而,好景不长,搭载盛瑞8AT的车型纷纷遭遇市场困境,形势急转直下。
随着采用盛瑞8AT的车企相继陷入困境,甚至破产倒闭,奇瑞也放弃了盛瑞的8AT变速箱,转而采用自家的双离合变速箱。目前,仅有少数几款车型还在使用盛瑞的8AT,而这些车型的销量也普遍不佳,难以为盛瑞带来可观的收入。
近年来,盛瑞多次通过质押生产线来筹集资金,财务状况持续恶化。自去年起,公司多次被法院强制执行债务,并被多家汽车零件厂商申请诉前查封,资金被冻结达到千万级别。
尽管国内企业能够自主研发和制造AT变速箱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,但盛瑞的8AT变速箱在性能上并未达到国际水准。虽然其价格相比国际品牌更具竞争力,但存在诸多技术问题,如换挡逻辑混乱、平顺性差以及质量问题等,导致市场接受度不高。
盛瑞的8AT变速箱在换挡逻辑方面存在明显问题,第一代产品换挡顿挫感明显,第二代产品虽然提升了平顺性但牺牲了换挡速度,而第三代产品仍未能解决这些问题。此外,该变速箱的质量问题也较为突出,异响和顿挫现象频发,传动效率也不尽如人意,导致搭载该变速箱的车型油耗偏高。
盛瑞的客户群体主要集中在三四线自主品牌,这些品牌的市场销量相对较低,对变速箱的需求量也有限。随着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开始自主研发双离合变速箱,盛瑞的市场份额进一步被压缩。从曾经的“国产变速箱之光”到如今被国产车嫌弃,盛瑞的境遇令人惋惜。
盛瑞的衰落主要归咎于其技术实力不足。如果盛瑞的8AT变速箱能够在性能上接近国际品牌,同时保持价格优势,国内车企没有理由不选择它。然而,现实却是盛瑞的8AT并未达到市场预期,反而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。不过,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崛起,传统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地位逐渐被电池、电机和电控所取代,这也为国产车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。尽管盛瑞的尝试未能成功,但我们仍应为其勇于探索的精神鼓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