陆风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大家论道谈谈与水库相关的那些事儿 [复制链接]

1#
白癜风是什么样 http://m.39.net/baidianfeng/a_4317409.html
点击上面蓝色字
  )

①土壤肥力下降②产生土壤盐碱化 ③洪涝灾害加剧④渔业产量下降 ⑤三角洲面积扩大

A.①②③B.②③④

C.①③⑤D.①②④

解析:13题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。修建水库导致周边其他要素改变,导致降水增多。故答案为D。

14题考查阿斯旺大坝修建的负面影响,难度不大。答案为D。

水库具有多种功能,如防洪、发电、灌溉、养殖等,并且能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。左图是某水库洪水时径流调节示意图,右图是某水库蓄水前后对库区周围地区降水量的影响示意图。读图回答15~17题。

图9

15.图5中水库最高水位出现的时间是()

A.t1B.t2

C.t1之前D.t2之前16.读图6,导致水库中心区蓄水后年降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()A.常年在高气压的控制下

B.蓄水后夏季水域增温慢,大气的上升运动不旺盛C.水库中心区蓄水后冬季气温升高,大气上升运动旺盛

D.蓄水后水汽蒸发量变大

17.水库南岸与北岸相比,年降水量明显增多的主要原因是()A.地处自水面吹来的湿润气流的迎风坡,造成气流上升运动

B.准静止锋的影响时间长C.地处东南季风的迎风坡,多地形雨

D.南岸的海拔高于北岸,山势险峻

解析:15题只要进水流量线高于出水流量线,水库水位持续上升,当进水与出水流量线相等时候,水位不在上涨,水位最高。故答案为B。

16题考查水库的修建对库区降水的影响。由于水陆热力性质差异,夏季水库增温慢,气温低,气流上升慢,降水减少,导致年降水量变少。故答案为B。

17题水库修建导致自水面吹来的湿润气流的迎风坡,造成气流上升运动,降水增加;水库修建前也是东南季风的迎风坡,多地形雨。故答案为A。

读图,A、B两图是我国同一个地方不同时期的气候资料,回答18--19小题:

18.判断该地气候类型是()

A.地中海气候

B.温带季风气候

C.亚热带季风气候

D.温带海洋性气候

19.两个不同时期中,B图所示气候资料可能是()

A.修水库之后

B.植树造林之前

C.植被破坏之后

D.城市建设之后

解析:18题位于我国根据气温和降水量的季节变化,推断为温带季风气候。故答案为B。

19题B时期气候相对A时期,夏季凉爽,冬季温和,气温年较差变小;降水增多,季节变化变小,因该为修水库之后、植树造林之后、植被破坏以前、城市建设以前。故答案为A。

(3)水库的修建对地质的影响。

兴建水库可能会诱发地震,增加库区及附近地区地震发生的频率;山区的水库由于两岸山体下部长期处于浸泡之中,发生山体滑坡、塌方和泥石流的频率也会有所增加。

兴建大坝使库区同上游地区落差变小,水流变缓;同下游河段落差变大,大坝下游附近水流速度加快。上游河段水流变缓,可能导致泥沙堆积,还可能导致污染物堆积,加重污染,下游河段水流变快,携带泥沙能力增强,导致(换为“致使”)下游河段沉积物颗粒增大,同时沉积物变少,导致下游平原肥力下降,河口三角洲增长变缓,甚至面积变小。

图11上水利枢纽工程是建国初期建造的三门峡工程,位于小浪底工程的上游。由于技术失误,三门峡工程没有泄洪排沙功效。读图回答20—21题。

20.三门峡水利工程修建对下列哪条河段泥沙淤积、洪水泛滥的危害很大()

A.*河中游B.*河下游

C.陕西渭河D.山西汾河

21.渭河流域严重洪灾的矛头直指三门峡水电站的原因是三门峡水库()

①修建后导致渭河部分河段成为悬河②淤塞严重,防洪能力减弱

③蓄水水位过高,加重了上游泥沙淤积④调度失误,没能发挥较好的防洪作用

A.①②B.①③

C.②③D.②④

解析:20题考查水库修建对上游河流的影响。水库的修建会导致上游河流速度变缓,泥沙淤积变重,河槽泄洪能力下降,会造成上游河段洪水泛滥。故答案为C。

21题上游河段淤积变重,河槽升高,可能形成地上河,水库的防洪作用主要体现在下游河段。故答案为C。

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湖泊对河流径流有调节作用,河流或湖泊上游地区修建水库对湖泊的水位有着重要的影响。下图①、②分别为水库修建前后湖泊的横截面示意图读图22-23题。

22.水库修建后库区以下河段的外力作用变化特点是()

A搬运作用减弱沉积作用增强

B侵蚀作用增强沉积作用减弱

C侵蚀作用增强搬运作用变强

D侵蚀作用减弱沉积作用增强

23.水库修建后湖泊水位下降,特别是枯水期更为明显最可能的原因是()

①水库蓄水,使湖泊得到江水补给减少

②水库蓄水,使库区降水增多,湖区降水减少

③干流水库建成后,河流下切加剧,江湖水位差加大,湖水外泄

④湖泊上游水库修建,汛期蓄水,枯水期放水

A①②B③④

C①③D②④

解析:22题考查水库对下游泥沙沉积影响。由于水库增加下游的落差,河水流速变快,再加上水库定期泄洪,对下游河流河道侵蚀作用增强,搬运作用增强,沉积作用减弱。故答案为B。

23题由于下游河道侵蚀作用增强,河槽下切,泄洪能力提高,丰水期有河流流入湖泊水量明显变少,再加上江湖水位差加大,湖水外泄。故答案为B。

24.图13为~年*河入海口附近的利津水文站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图。读图推断该水文站河水含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()

A.*河流域的暴雨次数减少

B.*土高原水土流失减轻

C.中上游水库拦截泥沙量增多

D.中下游河床泥沙淤积量加大

解析:该题考查兴建水库对泥沙影响。读图数据分析,可知~期间河流含沙量在减少。上游修建水库拦截泥沙,再加上水库定期排沙,导致河流含沙量明显变小。故答案为C。

(4)水库的修建对地下水的影响。

库区水面面积大,大量的水被蒸发,土壤盐碱化使土壤中的盐分及化学残留物增加。如果下游地区气候比较干旱,由于不合理的灌溉,使地下水位上升,把深层土壤内的盐分带到地表,再加上灌溉水中的盐分和各种化学残留物的高含量,会导致了土壤盐碱化。(5)水库的修建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。

库区淹没陆地生态系统变为水生生态系统,可能导致蚊虫孳生。大坝阻隔了鱼类上游洄游产卵而破坏生态系统,导致某些鱼类灭绝。

2.水库修建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分析

(1)兴建水库发展水产养殖,促进农业生产多样化;兴建水库可以发展电力,调整当地能源消费结构,拉动当地高耗能产业的发展;兴建水库可以带动当地旅游观光的发展。

(2)改善水库上游河段航运条件,促进当地交通的飞速发展。

(3)水位上升使库区被淹没,需要进行移民。并且由于兴建水库导致库区的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被淹没,有的永远消失,有的需要进行搬迁、复原。

(4)在国际河流上兴建的水库,等于重新分配了水资源,间接的影响了水库所在国家与下游国家的关系。

附精选试题

下图是某河流一观测站所测得的不同年份两条全年流量曲线图。回答1---3题。

1、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(
  )

A.降水B.湖泊水

C.地下水D.冰川积雪融水

2.该河流若在我国,可能位于(
  )

A.西北地区B.东北地区

C.华北地区D.东南地区

3.①流量曲线明显有别于②流量曲线,下列有关测得年份及成因说法正确的是

A.①早于② 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

B.①早于② 流域内大面积植树造林

C.①晚于② 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

D.①晚于② 流域内开荒种田扩大

下图为水利研究部门实验室模拟,同一降水过程中径流量变化示意图。读图回答4---5题。

4.下图中四条曲线: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、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、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、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,依次对应的序号分别是

A.①、②、③、④

B.③、④、①、②

C.②、④、①、③

D.①、③、④、②

5.防治城市暴雨时发生内涝的最有效措施是

A.保护城市原有湿地

B.提高地面透水能力

C.扩大城区绿地面积

D.完善城市排水系统

6、三峡大坝下游附近河床某测点,沉积物粒径的平均值比建坝前大(如下图示意),其成因是

A.侵蚀一搬运作用

B.搬运一堆积作用

C.风化一侵蚀作用

D.沉积一固结成岩作用

水文历线是河流流量与时间关系所组成的曲线,下图是“某一河流的某一观测站在某年7月18日至20日的水文历线图”,据此回答7~8题。

7.该河流泛滥时间长达()

A.10小时B.16小时

C.18小时D.24小时

8.如果未来在相同的降雨条件下,该地水文历线的洪峰向右偏移,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()

A.观测站上游植被受到破坏

B.观测站下游大量引水灌溉

C.观测站上游修建大型水库

D.观测站下游围湖造田

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水库多年平均入库水量和月均水位变化图。读图完成9-11题。

9.该水库的位置最可能的地区是

A.青藏高原B.淮河流域

C.松花江流域D.西北地区

10.下列关于该水库所在区域的说法,正确的是

A.6~8月水库水位在持续升高

B.该水库水位随着入库水量的增加而升高

C.降水季节变化较小

D.冬、春季节水库入库水量多于出库水量

11.水库出现最低水位的原因可能是

A.该时期流域内降水量少B.居民生产、生活用水量多

C.工业用水量增加D.为防洪释放水库蓄水腾出库容

读“渭河某河段流域图”,完成12—13题。

12关于图中北部地区河网较密布的成因,叙述正确的是()

A.该地区为*土高原,流水侵蚀严重,沟壑纵横

B.该地区降水丰沛,属于湿润气候区

C.该地区地形平坦,水流缓慢,河网发育

D.该地区海拔高,冰川作用强烈

13.根据图中水库分布看,修建水库的意义()

A.防洪B.发电

C.养殖D.拦蓄泥沙

14、分析下图,完成下列问题。

(1)分析修建水库后,大坝上、下游河流水文特征可能发生了哪些变化?

(2)指出M处可能出现什么地貌类型?分析大坝上、下游河流剖面上升和下降的原因。

(3)水库在使用过程中,面临什么严峻的环境问题?

15.下图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。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。

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,峡谷平均深度达m。R河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~mm,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mm。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。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。

(1)R河大峡谷呈现出谷底荒漠、北壁林木苍翠、南壁植物稀少的景观,分别说明其成因。

(2)与甲国西部沿海地区相比,R河沿岸地区工业较不发达,分析其原因。

(3)分析R河河口出现断流现象的人为原因。

(4)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,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。

参考答案:

1----5ADCCD6----10ADCBA11---13DAD

14.

(1)大坝上游:受水库影响,河流水位明显上升,河流流速较修筑前慢;下游:受水库的调节作用,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较修筑前平缓

(2)M处:三角洲平原①由于受水库蓄水的影响,河流流速减慢,泥沙淤积,上游河床上升;②受水库季节性放水的影响,下游河床受到流水侵蚀作用(下切),河床下降

(3)①水库容易引起泥沙淤积,严重影响水库寿命期②引起水库上游泥沙淤积,容易引发洪涝灾害(2分);③容易引起地震等地质灾害,威胁水库安全④上游污染加重,以及水库更新循环周期缓慢,使水库水质变坏。

15、

(1)大峡谷深居内陆,谷底受下沉气流控制,降水稀少,形成荒漠景观;北壁为湿润气流的迎风坡,降水多,林木苍翠;南壁为背风坡,降水少,植物稀少。

(2)R河中上游为重要的水源保护区,且流域生态环境脆弱,限制了工业发展;大部分地处内陆山区,水陆交通较不便;城镇数量少,人口较少;技术水平低于甲国西部沿海地区。

(3)甲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、人口增长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多,R河梯级开发和引水工程截留了大量上游来水,使下游的径流量减少,河口出现断流现象。

(4)径流量减少,地下水位下降;海水倒灌,土壤盐碱化加剧,水质变差;来水来沙的减少,使沿岸土地肥力下降,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减少;海水入侵,海岸线侵蚀加剧;湿地减少,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息;蒸发旺盛,气候更加干旱,大陆性淤强;荒漠化加剧,下游生态环境趋向恶化。

新思想,新思路,新创意,是我们“讲地又讲理”的追求!不管您是地理“大家”,还是刚入地理门的“新人”——“讲地又讲理”,只要你敢讲,讲的是地,说的是理,我们就为你喝彩!因为,你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地理人,你是一个活跃而负责任的地理人。欢迎发出咱们地理人自己的声音,欢迎您迈入“讲地又讲理”核心团队的行列-----投稿邮箱:qdwycyz

.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