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,一部《战狼2》创下56.8亿史诗级票房,火了吴京、中国特种兵、茅台及一款冷门SUV——北京BJ40。而北汽也借着这股火热的情怀推出了“战狼版车型”追一波热点,还有经销商甚至玩起了加价提车的把戏。不过电影热度都退了潮,北京BJ40仍旧没能取得多好的成绩,销量始终维持在辆上下,继续市场边缘徘徊。
到了年,北汽又追一波PLUS的风潮推出了北京BJ40PLUS,15.98万-18.98万元的高价引得无数车友和粉丝吐槽:北汽这是膨胀了吗?这部“豪车”真值这个价?
性能偏弱技术老旧,谁人买单?
北京BJ40定位硬派越野SUV,这就注定市场表现无法上量。毕竟在追求舒适、智能科技、燃油经济性、大空间的时代里,越野仅仅是一个点缀项目,并非刚需项目。这就使得北京BJ40无法得到绝大多数消费者的垂青,仅作为爱好者的玩具罢了,-辆的月销量已是其极限——截至5月份,其累计销量仅为辆。
作为越野SUV,老款北京BJ40表现也同样不尽如人意,尤其在交叉轴方面。虽说其采用五连杆整体桥式悬挂、分时四驱系统,可其后桥的限滑差速器能力存在一定问题,部分车型更是无法有效抑制车轮打滑,以致于不能推动车辆通过交叉轴路段,越野能力也不及价格更便宜的哈弗H5、陆风X8等车型。而北京BJ40PLUS作为一款中期改款车型,对这个弊端根本没办法进行修正,因此改装成了许多车主的必要选择。
值得一提的是,北京BJ40PLUS最引以为傲的2.3T心脏存在着技术老旧的问题,并且绝非北汽制造自主研发。阿贵看车查阅相关资料发现,这款代号为BR的发动机源于萨博BR(曾搭载于款Saab95上),各项参数指标和技术水准仍处于14年前的状态,燃油经济性、效能、扭矩爆发强度远不如当前有着缸内直喷技术加成的2.0T动力,以及韧劲十足的柴油发动机(BJ40PLUS取消柴油车型),越野能力大幅缩水。
此外,由于北京BJ40PLUS自重超过2吨,使得实测油耗高达13.5L(工信部油耗10L),再加上这款发动机需要消耗95#燃油,高昂的用车/维护成本和改装费用,让其成为鲜有人问津的情怀货。
加价减配品控差,BJ40只能游离?
当然,除了主要技术老旧、油耗高、性能不突出外,北京BJ40PLUS自身还存在许多问题,而最被诟病的一个就是减配!
纵然新车换装“奔驰式”中控,配备大尺寸液晶屏,可北京BJ40入门级2.0T车型却被取消了ESP、陡坡缓降、上坡辅助等实用配置,车辆的安全性大大降低。更夸张的是,高配2.3T车型只有配备主/副驾驶安全气囊,并线辅助、车道偏离预警、主动刹车等智能驾驶辅助系统、胎压监测等配备均处于真空状态,也让人大失所望,粉转路人。
与此同时,阿贵看车在车质网上发现,消费者对主力2.3T车型的投诉不在少数。其中对动力系统的投诉就包括:异响、故障灯亮起、失速、变速箱顿挫异响、缸体破裂等问题,无不反应出这套2.3T动力系统的老迈及北汽制造调校工艺的不足与品控的缺失。诸如变速箱、后桥漏油、制动失灵层出不穷,自燃、断轴的情况也时有发生,林林总总的问题皆令人质疑北京BJ40PLUS的可靠到底有多少。最糟糕的是,全国范围北汽制造4S店寥寥无几(绝大多数BJ系列车型都是挂在北汽绅宝经销商店内销售),促成买车难养车更难、4S店不受理等现象,加剧了消费者的流失。
总之,北京BJ40车系因《战狼2》的火爆而存在感飙升,却又因为小众的定位、高昂的成本、羸弱的性能、核心技术的老旧与品控的缺失,难获市场与消费者的认可,最终沦为中国车市中一丝微不足道的点缀。随着新能源市场的兴起,电控全时四驱势必成为未来的新主导,而像北京BJ40PLUS高油耗这类低端硬派越野SUV走向死亡也是必然的结果。